本报讯(记者汤碧琴通讯员陈迪)庞成相仅仅慈溪嘉利机械实业有限公司针阀车间的一名普通工人,近来,他与车间里的4位工友一道,喜滋滋地与董事长陈百亨签定了一份“特别合同”。依据这份合同,机器设备只需到了折旧年限,就将归他们一切。这意味着,5位工人自此成了这批设备的“二店主”。
依据该公司制定的设备折旧管理办法,设备折旧年限到期后,经两边约好,职工将具有该设备。假设企业需持续运用该设备,就得向职工付出租金。一起,公司一致制定年度检修费用,关于设备保养妥当省下的修理费用,60%奖赏给职工。
担任此项工作的针阀车间主任房立春打了个比如:假设一台机器价值10万元,因为运用该机器的职工平常保护得好,到折旧年限后旧机器还值3万元,那么这位职工就相当于增加了3万元的产业性收入,这还不算每年节约检修费的奖赏。
“此举在于进一步调集职工精心保护机器设备的积极性,也是应对金融危机的一项行动。”陈百亨解说说,设备折旧年限到后,公司要向职工付运用租金,实际上是把企业的产业赠给了职工。但这样做能换来职工爱厂如家的心,对安稳职工部队、进步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都有优点。
刚刚签定“特别合同”的四川籍职工庞成相说:“现在,公司真实把咱们当主人,这台机器有我的份了,往后我更要像保护自己的孩子相同保护它。”
“嘉利”是铁道部定点企业,专业出产大功率内燃机喷油偶件、柱塞、出油阀等机车配件,现在企业的设备财物超越3000万元。据悉,该公司将在试点的基础上,把到了折旧年限的设备悉数“出让”给职工。
上一篇:第五节 作业、作业构成
下一篇:承受捐献的机器设备折旧可否在所得税前扣除